10/31 2025

博弘雲端的多元文化:讓不同文化在雲端相遇

在博弘雲端,我們相信「多元」不只是企業口號,而是真正能推動創新與成長的力量,隨著企業持續拓展國際市場,我們的團隊早已不再侷限於台灣,也延伸至香港、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地。走進博弘的辦公室,你會聽到不同語言交錯的問候、看到多元文化融合的工作氛圍。這是屬於博弘的獨特企業 DNA。

如何定義博弘的多元文化DNA

多元文化並不只是來自不同國家或擁有不同語言的人共事,而是一種能夠讓差異共存、相互尊重並激發價值的職場氛圍,強調的不只是「多樣性」,更重要的是「包容性」:讓每一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被看見、被傾聽、被尊重。多元的實踐不僅體現在國籍與語言,更涵蓋思考方式、工作風格、背景經驗的差異,當團隊能夠彼此理解並善用這些差異,就能在協作中產生更大的創意能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對博弘雲端而言,多元文化代表「開放與連結」,不只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夥伴,而是一種讓每個人都能自在表達的職場氛圍。我們相信,當每位同仁都能帶著自己的語言、文化與價值觀投入工作,團隊的創造力與適應力就會自然提升。

這樣的理念,也成為博弘積極招募海外夥伴的原因,我們期望透過不同文化的融合,為公司帶來更多創新觀點與國際視野。面對全球雲端產業的變化,擁抱多元文化讓我們更靈活、更有韌性。

但推動多元文化並非一蹴可幾,對於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仁而言,初入職場的挑戰不只是語言,更是文化、工作方式與生活習慣的差異。博弘因此在制度與文化上不斷優化,從入職培訓、溝通機制到社團活動,讓每位同仁都能在這裡找到歸屬感。

多元帶來的價值:從挑戰中激發創意、促進合作

來自香港、現任客戶成長處業務團隊的 Marco 表示,他主要負責維護台灣與香港地區的客戶關係,跨文化合作已是日常的一部分, 「一開始最大的挑戰是面對台灣客戶時,必須同時使用口語與中文書面。客戶通常一聽就知道我是外地人,有時候發音不標準,也需要以英文輔助。」

他笑著說,這些挑戰的過程讓他更能理解不同市場的溝通方式,並學會在文化差異中找到平衡。「在跨文化團隊中討論時,大家往往從截然不同的角度出發。不同文化看待問題的方式不一樣,有時候討論會很熱烈,但最後常常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意解法。」

文化的多樣性,讓團隊在面對國際客戶時更具同理與洞察力。不同背景的夥伴能從在地觀點出發,讓解決方案更貼近客戶需求,這也是博弘能在多雲市場中快速應變的關鍵。

友善職場的實踐:讓文化交流成為日常

多元文化要能長久紮根,友善的環境是關鍵。博弘從制度到文化雙管齊下,讓跨文化夥伴都能自在發揮,在組織層面,我們透過主管指派資深同仁協助新進夥伴、建立透明溝通機制,協助同仁快速了解公司文化與工作節奏;在生活層面,則透過社團活動與文化節慶,讓交流自然發生。

來自馬來西亞、現任子公司宏庭科技(Microfusion Technology)台灣 Google 事務處業務團隊的 Janice 分享,她剛加入宏庭時透過公司完善的教育訓練,從新人訓練、產品知識課程,到定期舉辦的技術更新分享,這些系統性的培訓讓她能不斷吸收新知,逐步建立起專業基礎。

「我覺得最特別的是,博弘非常鼓勵同仁的專業成長,並願意為此投資。」她笑著說,「公司提供優渥的證照補助,支持同仁考取 Google Cloud 等國際公認的專業證照,這不僅是金錢上的支持,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,當你身邊的同事都在努力精進自己時,你也會被這股力量推著前進。」

這些日常,意味著博弘文化的核心,不論國籍、語言或背景,每個人都能自在交流、彼此理解,並在合作中找到成長的力量。

博弘雲端在多元中成長,在包容中前進

多元文化讓博弘的工作環境更有溫度,也讓團隊在面對變化時更具彈性與創造力。這份文化不僅展現在國籍的多樣性,更體現在思考方式、溝通習慣與價值觀的融合之中。

除了文化交流與專業成長,辦公室裡也常因語言與文化的差異激盪出許多有趣的瞬間。Janice 分享:「團隊裡有一位可愛的香港同事,他的中文發音帶著獨特的港式腔調,有時候會把某些詞說成讓人意想不到的發音,讓整個辦公室都笑成一片。」這樣的互動早已成為日常,不僅增添歡樂氣氛,也讓大家在笑聲中建立起深厚的信任與歸屬感。

而 Marco 也提到,透過參加瑜珈社及公司相關活動,讓他能更自然地與不同部門同事交流。「在活動裡大家放下職稱,成為朋友。那種氛圍,讓我覺得自己真的融入了。」

正因為有這樣的文化,博弘雲端不僅是一個工作的地方,更是一個讓每個人都能安心成長、彼此連結的舞台。在博弘雲端,我們相信,多元讓我們思考更開放,包容讓我們走得更遠。這樣的精神,從語言的包容到活動設計的細節,都能感受到「多元友善」不是牆上的標語,而是深植於公司 DNA 的核心價值。

未來,博弘雲端將持續打造多元、友善、國際化的職場環境,讓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,在這片雲端舞台上共同閃耀。